-
两座“国家历史名城”加在一起,清代以前能摸到的砖头几乎为零,却把中国近代被割走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背在身上。
哈尔滨1900年才开工,齐齐哈尔也只早到康熙年间,建城晚不是错,错的是后人把“年轻”当遮羞布,把痛史当风景。
黑龙江沿岸那些俄文路牌、日文碉堡、中文界桩,每一块都在提醒:丢地不是旧账,是今天还能看得见的伤口。
作者沿江走一圈“不能言说”,其实是怕说出来没人敢接话。
旅游攻略里不写,教科书里一笔带过,于是大家都假装那段历史已经“翻篇”。
可地图不会撒谎,江对岸的村镇曾经叫中国名,现在用俄语报站。
把痛史藏起来,年轻人就会真以为“哈尔滨之外”只是地理概念,而不是失去的家园。
把丢地写成风景,把空白说成年轻,这账就赖掉了吗?举报
